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摘自李振宏《两汉社会观念研究——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考查》
材料二
魏源在《海国图志》的附录中强调“中国生齿之繁,无国可比,固为东方人主”……1865年清政府 * * 衙门编纂《万国公法》,给中国带来了国际秩序的崭新图景和国际交往基本原则,所展示的“世界秩序观”,将中国放在了与世界诸国平等的位置上。甲午战后,在进化论观念的影响下,维新人士指出“强者为刀俎,弱者为鱼肉”,于是,自由、平等、立宪等一切西方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成为他们拿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而这种民族意识的萌生正与世界意识的增进密不可分。
——贾小叶《19世纪中后期国人理势观念的变迁与世界意识的增强》
材料三
下表体现了建国后的户口制度变化
——赵文远《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据材料三表格内容概括建国后户口制度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趋势:由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到逐渐放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兴起;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政策的引导(或市场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城市就业容纳能力增强)
解析:
1958年,“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或学校的录用证明”体现出对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严格限制;80年代,“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90年代,“‘农转非’政策放开”,说明政策逐渐放松。严格限制到放松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大环境是改革开放;城市镇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