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摘自李振宏《两汉社会观念研究——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考查》
材料二
魏源在《海国图志》的附录中强调“中国生齿之繁,无国可比,固为东方人主”……1865年清政府 * * 衙门编纂《万国公法》,给中国带来了国际秩序的崭新图景和国际交往基本原则,所展示的“世界秩序观”,将中国放在了与世界诸国平等的位置上。甲午战后,在进化论观念的影响下,维新人士指出“强者为刀俎,弱者为鱼肉”,于是,自由、平等、立宪等一切西方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成为他们拿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而这种民族意识的萌生正与世界意识的增进密不可分。
——贾小叶《19世纪中后期国人理势观念的变迁与世界意识的增强》
材料三
下表体现了建国后的户口制度变化
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两汉时期上述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主要因素:汉代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或国力的强盛);社会贫富分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影响观念的因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方面来考虑。思想上,汉代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经济上,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或国力的强盛);社会贫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