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观点认为各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不用向人问求或从书中获得,只要加强自己内心修养,致良知就可成德业。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守株待兔》一文,完成题目。(14分)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注】①株:残留的树桩。②触:撞到。③耒(lěi):犁耙,古代耕田用的农具。④冀:希望。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A 兔触株(     )       B 因其耒(      )

C 冀复兔(       )        D 当世之民(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今欲以先王之政

A.入水求之

B.反归取之

C.物外之趣

D.置之其座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兔 不 可 复 得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译文:                                                                  

小题4:说说本文的寓意。(2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