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硫酸钠的导泻机理及临床应用。

答案

参考答案:

(1)导泻机理:硫酸钠大量内服后因在肠道难吸收,形成高渗透压阻止水分被吸收,扩张肠管,机械性地刺激肠壁,从而反射性引起肠道蠕动增强促进排粪

(2)临床主用于:

①马或猪大肠便秘(配成4~6%的溶液灌服)

②排除肠内毒物、腐败分解物或辅助驱虫药排出虫体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1.作者说“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你认为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和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都是翻译过来的,你认为这两首诗的译文哪首更好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说说节选的这段文字的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