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男,16岁。与同学在操场打球,突然下起大雨,第二天上学感到上呼吸道疼痛,干咳、伴少量黏痰,痰量逐渐增多、咳嗽症状加剧,偶可痰中带血、胸闷、气急。到医院检查,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

该病首选的营养治疗是()。

A.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

B.高能量、高蛋白、足量矿物质

C.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给予开胃食品

D.低能量、高蛋白、低脂肪

E.低能量、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

答案

参考答案: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嫠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攫型部郎中。奏堕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

  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

  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日盗贼之家。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成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洪武二十六年乡试——举:中举

B.寻事免——坐:因为

C.奉敕以——行:施行

D.道不拾——遗:遗失,丢失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骥“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A.①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 ②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

B.①招流亡,给以农具 ②骥上章自辨

C.①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 ②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D.①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 ②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骥是郯城人,他仕途坎坷,任户科给事中和刑部郎中期间,皆因事获罪而被免职。

B.李骥大力推行百姓的教化工作。任御史职务时,他编纂了《劝教文》,并让人摇着铃铛去宣传。

C.李骥不畏权贵。伊王多次请托李骥,他都不听从。后来受到伊王的诬陷,无故被拘禁。

D.李骥深受百姓的爱戴。任新乡知县离职时,百姓多次上奏挽留他;逝世时,百姓们前来吊丧,都痛哭失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