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质问记者“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的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日前已被要求停止工作,接受调查。《人民日报》就此发表评论说,“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上级封的,领导给的,跟群众毫无关系。他们对上级阿谀奉承,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对群众飞扬跋扈,无所顾忌。”

据此回答问题。

“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之所以受到批判,是因为它()。

A、没看到党和人民的意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把老百姓的利益凌驾于党的利益之上

C、过分强调人民群众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D、否定了党和群众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

答案

参考答案:A

填空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2和1914年各国在华投资简表(单位:百万美元)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欧战期间,日人在山东及津沪等地,增设的工厂甚多,青岛德人之工厂全为日人所占有。但就青岛及山东之日人工厂而论,为数已139家,资本皆极为雄厚。——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四 一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提供的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材料四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