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发月球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该工程规划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已由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圆满完成。通过第一期工程,我国已获得了大量的月球空间数据。二期工程——落月探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2013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完成月面移动和科学探测等任务。据悉,月球上夜晚温度最低时达到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可以达封150摄氏度。“这对电子元器件是一个巨大考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三期工程——采样返回:将在2014至2020年之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宇宙探索历程。
参考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每一次发射都从我国太空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客观规律,我国在探索宇宙的不同阶段,都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充分结合在一起。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从“嫦娥工程”的每一次发射实践活动都是按既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都加深了我们对月球的认识。
解析:
该题以我国月球探索历程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对我国嫦娥工程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应回答体现的哲学道理。我国探月工程坚持三步走,每一步都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都有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故而取得了探月过程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