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 * * 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三: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四:
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单位:元
1958年 | 1968年 | 1978年 | 1988年 | 1998年 | 2008年 |
7.98(请客) | 3.6 | 3.07 | 15.22 | 90.9 | 268.95 |
据材料四,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趋势:①1958—1978年: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②1978—2008年:迅速提高。(4分)
原因:1958—1978:①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②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勤俭节约。
1978—2008:①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②市场经济体制活跃了经济。
③消费者观念变化,追求生活质量。
解析:
趋势:题目要求“据材料四概括”,所以由材料四中的数据看,1958—1978年间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1978—2008年则是迅速提高。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分析,主要应该从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和国民的消费观念角度对比说明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政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