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成立后,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纷纷结党,一时政党林立,民国政党政治大张旗鼓地开幕了,以后不断演化。……在1912 年8 月国民党成立时,基本形成国民党、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这四党并存的局面。1914 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1919 年10 月,孙中山将其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宣布新的政治纲领,明确提出“以人治党”“以党治国”的主张。按照国民党的解释,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即中国国民党,人民必须“服从中国国民党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 韦庆远、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941 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策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 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 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 * * 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 * * 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 * * 《论十大关系》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政党政治认识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战期间中共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怎样的政治实践,分析这种政治实践产生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毛 * * 认为应如何处理执政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由主张政党竞争到主张 * * 。他的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国民党的 * * 和个人独裁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按照“三三制”的原则组织抗日民主联合 * * 。积极意义:团结最大多数人一起抗日;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共在边区的执政基础,为后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积累了经验。

(3 )毛 * * 认为应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 * * 的主张符合中国的国情,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精神,是对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的发展。

问答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