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三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答案

参考答案:

主张:反对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的出现。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