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海内一统。”……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怀有“廓定四表,混一戎华”之志。金世宗完颜雍亦曰:“天下如一家。”……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大一统”“统”什么?并分析这一主张产生的结果与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

政治统一,思想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确立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但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建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儒学地位的上升,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阅读理解与欣赏

(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天大雨   ②已失期    ③为天下    ④楚人

小题2:、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羲之之书晚乃善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小题4:、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具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