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8分)常温下,将3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  

组别一元酸NaOH混合溶液的pH
c(HX)="0.1" mol/Lc(NaOH)=0.1mol/LpH = a
c(HY)=c1 mol/Lc(NaOH)=0.1mol/LpH = 7
c(HZ)="0.1" mol/Lc(NaOH)=0.1mol/LpH = 9
pH=2  HZpH=12  NaOHpH = b
(1)甲组实验中HX为弱酸,a      7(填“<”,“=”或“>”),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2)乙组实验中HY为强酸,则HY溶液的pH=     

(3)丙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         mol/L。

(4)丁组实验中b       7(填“<”,“=”或“>”)。

答案

(8分)(1)>(1分) , c(Na)>c(X)>c(OH)>c(H) (2分) (2)1(1分)

(3)HZ + OH= H2O + Z(1分), 10-5 (2分)      (4)<(1分)

题目分析:(1)甲组实验中HX为弱酸,酸和碱的浓度相等,所以等体积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恰好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的盐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溶液中钠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盐以电离为主水解为次,所以酸根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c(Na+)>c(X-)>c(OH-)>c(H+)。

(2)乙组实验中HY为强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说明酸的浓度和碱的浓度相等都是0.1mol/L,酸是强酸,所以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1mol/L,因此酸溶液中pH=1。

(3)等物质的量的酸、碱反应后溶液呈碱性,说明酸是弱酸,酸和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Z+OH-=H2O+Z-;常温下,PH=9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9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是10-5mol/L,这也是水电离出的OH浓度。

(4)HZ是弱酸,酸的pH=2时,酸的浓度大于0.01mol/L,所以等体积的酸和碱混合后酸过量,导致溶液的pH小于7。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注重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谁强谁显性、谁弱谁水解”的规律,同时还充分利用好溶液中的各种守恒关系。

判断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