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它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了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有了很快的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裕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
(1)“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靠自力更生“做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脱贫要靠自力更生,经过分析,认识到该地区得有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此基础上,又办起加工厂,走上富裕之路”做到了尊重客观规律。
(3)“认真分析认识到当地优势,根据当地特色种了果树”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解析:
本题设问指向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应围绕(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认识和利用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规律为前提和基础。(3)要求我们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
点评:本题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知识点,考查考生对唯物论的理解,解答时,一方面围绕尊重客观规律,材料中“经过分析,认识到该地区得有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在此基础上,又办起加工厂,”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围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材料中“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靠自力更生”体现了这一点;最后,要指出“认真分析认识到当地优势,根据当地特色种了果树”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