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⑴ 此时为     (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⑵ A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季。

⑶ 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⑷ 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    (东、西)偏,后向    (东、西)偏。

⑸ A和B都随地球自转一周,所移动的距离A比B   (长、短)。

⑹ AB线正处于   (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   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

⑺ B在A的     方向,C在B 的     方向。

答案

(1).冬至    23°26´S(南回归线) (2).北温带   夏

(3). 0°   90°   (4).西    东      (5).短

(6).昏线   4     10      (7).东南    东北

题目分析:(1)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2)图示A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故判断属于北温带。图示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则为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3)图示A位于晨昏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直射,故正午太阳高度为90°.(4)从A点向正南方向的水平运动,先位于北半球,故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向西),再进入南半球,则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即向东)。(5)图示A点所在纬度较B点高,故纬线较B点所在纬线短。(6)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B线,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AB线表示昏线。根据图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则图示A点时间为14时,且为当地的日落时间,故A点的昼长为4小时。日出时间=12-1/2(昼长),计算得10点钟。(7)结合图示的经纬网判断,B点位于南半球,而A点位于北半球,故B位于A的南面;东西方向上看,从A点看B点与自转方向一致,故为向东。同理判断C点位于B点的东北。

点评:难度不大,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分析的常规性试题,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的分布规律;②五带划分的基本规律;③南北半球日期、节气一致,但季节相反;④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是差异;⑤晨昏线图上分析时间问题的基本方法,即找出6点、18点或12点的位置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