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10分)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1分)

(2)地球运行到A点时,正值___________(节气)日,湖南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

(3)运行到C点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_,南半球是___________季。此日后,上海的昼夜长短变化是___________ 。

(4)在右侧底图上绘制地球处于A位置时的太阳光照图(要求绘出太阳光线、地轴、晨昏线、夜半球)。(4分)

答案

(1) 逆时针方向       (2) 夏至日   昼长夜短         

(3)南回归线(或23°26′S)  夏  昼渐长夜渐短     (4)略

题目分析:(1)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注意公转方向标注于公转轨道上。(2)根据图示不同纬度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的差异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夜短。(2)图示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判断冬至日,为南半球的夏季,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故上海的昼长将逐渐变长。(4)结合上题分析,A位置应表示夏至日,画图需要注意几点:赤道与地轴垂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且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地球运动的常规考点,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公转轨道图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②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③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昼夜长短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对解题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整理和归纳。

填空题

下面涉及的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过程。

(1)写出N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已知:

4NH3(g)+3O2(g)=2N2(g)+6H2O(g)  △H= 一1266.8kJ/mol

N2(g)+O2(g)=2NO(g)       △H= +180.5 kJ/mol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氨催化氧化生成NO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3)已知:N2(g)+3H2(g) 2NH3(g)   △H="-92" kJ/mol。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及时移出氨

D.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气体体积分数为17.6%,此时H2的转化率为           

(5)许多有机物在特定的装置内进行氧化的同时还可产生电能,这种装置即为燃料电池。  

例如,乙烯被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反应:2CH2=CH2 + O2 →2CH3CHO可设计成燃料电池:

 正极为:O2+4H++4e-=2H2O      负极为:                                  

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