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桐花树(红树的一种)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为探究桐花树幼苗的最适生长盐度是多少,该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生长良好、树龄相同的桐花树幼苗5株,培养瓶5个, 3%NaCl溶液,蒸馏水,其他必需的器材若干。

结果分析:致使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方案有明显的设计缺陷,主要有:

①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②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③从实验设计科学性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答案

参考答案:①未设置通气装置,根无法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②培养液中缺乏幼苗生长所必需的元素③每组幼苗数目太少,每组应设置多株幼苗

单项选择题

美国能源部长比尔·理查今天宣布,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将会使柴油发动机以更加清洁有效的方式工作.这项实验室新技术产生于两年来对一种能同时降低碳氢化合物浓度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的机车柴油发动机的研究.它还能提高发动机功率.柴油机是效率最高的内燃机,但它们也是严重的污染源.传统上控制柴油机内碳氢化合物微粒浓度会导致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增加,反之亦然.但是,阿尔贡联邦科学实验室的科学家在通用汽车公司电动部以及美国铁路协会的协助下,能够同时减少烟气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氮氧化合物是破坏臭氧的原始物质,也是引起烟雾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员发现,改变燃料、氧气浓度以及柴油机工作状况最终改善了燃烧过程,并同时降低了两种物质的排放量.通用汽车公司电动部工程师凯利·琼斯说,这项新技术可以在卡车和汽车上使用.阿尔贡联邦科学实验室主管发动机和排放研究工作的沙伊·谢卡尔说,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预处理方法,而不是后处理方法.它处理发动机内部的空气.”

对文中“反之亦然”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降低碳氢化合物微粒浓度,就会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

B.提高碳氢化合物微粒浓度,也会增加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

C.增加氮氧化合物排放量,也会增加烟气排放量

D.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就会减少烟气排放量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