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论述通报的结构与写作要求。

答案

参考答案:

(1)通报的结构:

①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需点明通报对象)、文种构成。

②收文机关:通常使用统称。

③正文:表扬性、批评性的通报正文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概述事实,将通报对象的有关情况交代清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分析、评价,宣布组织决定(给于何种奖励或处分);通常以提出希望与要求作为结尾,这是通报向导性的集中体现。情况通报的正文除了上述内容外,常在篇首阐明制发通报目的、必要性;注重评析,通常针对通报中的内容提出比较全面、具体的指示性要求或对策、措施;有时也将被通报的有关情况以附件的形式单独列出。

④发文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2)通报的写作要求:

①选材真实、典型。通报的特性决定了选材首先必须讲求真实性,不容有虚假或错漏之处,否则非但不能起教育和指导作用,还会造成不良影响,适得其反。因而要求所选材料必须真实、可靠,也经反复核实。其次,选材必须具有典型性,具说服力、感召力,确能发挥教导功效。材料是否典型,应作全面衡量。有时通报事项的典型性往往不是指事件本身的普遍存在,而是指时间起因的普遍存在。

②用语准确、恰切。通报对受文者来说主要起扶正压邪的作用,对被通报者来说通常是一种表彰或处分形式,因此尤需慎重对待,要用语务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先进典型不应任意拔高,错误典型不得无限上纲;要求恰当的表述作者的决定、主张,分析、评价注意把握分寸,体现政策,将制发通报的意图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要求恰当运用语言的表达方式,概述为主(反面典型更忌详细描述),叙议结合,引导受文者明辨是非,明确方向,使通报的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

③制发及时、快捷。通报的时效性要求撰写人员及时把握时机,及时捕捉信息,及时选取典型材料,快速成文、快速印发。时过境迁,通报便无实效性可言。

填空题

今天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的验证”。

实验一:制取氧气

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检验、验满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E

实验二:验证氧气的性质

(1)下列实验能证明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的是    (填序号)。B实验还能证明氧气      的性质。

A                      B                         C

(2)制取氧气并测定其密度(装置如图)

①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该收集氧气的方法叫            

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有:   加热前试管和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M克),最后量筒内水的体积

(V毫升),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填序号)。

A.量筒内水的质量(m克)          

B.反应完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m克)

C.反应完后试管及管内剩余固体的总质量(m克)

测得氧气的密度为                               

③下列操作一定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填序号)。

A.称量时砝码放在了左盘

B.仰视读量筒读数

C.没将导管从量筒中取出即读数

D.装置未冷却就读数

F.读数时右侧导管内还留有水

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