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公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参考答案:A
解析: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的所有权。B指的是商鞅变法;C、D表述错误,故选A。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点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 * * 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初齐国和鲁国的税制改革,战国时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邹忌改革和商鞅变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