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绽放“美丽中国”。
材料二:围绕着“美丽福建”这个主题,福建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福建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的知识分析福建省城镇化做法中体现的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或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统筹规划城镇化布局,把握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着力点,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我们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具有福建特色的城镇化之路,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之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知识,分析说明福建省城镇化做法中所体现的矛盾哲理,学生一定要将材料中关键词、句与所学原理一一对应起来,“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城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统筹布局,着力点放在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上”,启示考生应该集中力量解决重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纺一;“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福建特色的城镇化之路”,示范代表着共性,同时又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来发展自己,体现的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矛盾对立统一、主次矛盾、共性与个性等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