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血常规。

答案

参考答案:

1.红细胞(RBC.计数

【参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9/L;

成年女性:(3.5~5.0)×109/L;

新生儿:(6.0~7.0)×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

②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病理性变化

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患者;

②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

③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④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过度破坏(溶血性贫血)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2.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见红细胞计数。

3.白细胞(WBC.计数与白细胞分类(DC.

【参考值】

(1)白细胞(WBC.计数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2)白细胞分类(DC.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7;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嗜碱粒性细胞:0~0.01;

淋巴细胞:0.2~0.4;

单核细胞:0.03~0.0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①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

②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障、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

①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②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嗜酸性粒细胞

①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②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4.血小板(PLT)

【参考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

(2)减少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障;

②血小板破坏过度: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
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
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
                                                                                                                                    
2.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4.“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