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就是灾难与发展共存的历史。尽管包括强烈地震、暴风橫行、疾病肆虐等许多灾难已经过去百年之久,它们给我们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依然在隐隐作痛。尽管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人类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然而,人类正是在灾难面前和与灾难的搏斗中,不断地步入更高的文明时代——因为地震,我们不断发明更好和更先进的预测和预报仪器;因为瘟疫,我们发明了一种又一种的疫苗和新药。我们深信,无论怎样的灾难,都不能令人类退缩。灾难只能令我们思考,赋予我们更高级的头脑和更坚强的毅力。而人类,也在与灾难的斗争中,一步步走向新的文明。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说明我们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
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应对自然灾害,要取得积极效果,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应对自然灾害,就要掌握其规律,预见其发生,防范其破坏;要积极利用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减少损失,变害为利。
③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我们既要反对否定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观点。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分析说明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阐明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的具体内容,这里既要对世界观内容进行阐述,也要据此得出应对自然灾害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方法论要求;其次,学生从本题材料中“人类正是在灾难面前和与灾难的搏斗中,不断地步入更高的文明时代”、“灾难只能令我们思考,赋予我们更高级的头脑和更坚强的毅力”等,启示学生可从应对自然灾害,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的特征以及认识的反复性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