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人类的历史,就是灾难与发展共存的历史。尽管包括强烈地震、暴风橫行、疾病肆虐等许多灾难已经过去百年之久,它们给我们心灵所造成的创伤,依然在隐隐作痛。尽管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人类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然而,人类正是在灾难面前和与灾难的搏斗中,不断地步入更高的文明时代——因为地震,我们不断发明更好和更先进的预测和预报仪器;因为瘟疫,我们发明了一种又一种的疫苗和新药。我们深信,无论怎样的灾难,都不能令人类退缩。灾难只能令我们思考,赋予我们更高级的头脑和更坚强的毅力。而人类,也在与灾难的斗争中,一步步走向新的文明。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类尚不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的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

①实践具有历史性,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正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类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还不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从认识的主体来看,既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主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还与地震本身的复杂性、变化性有关。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从认识论角度,分析说明人类尚不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的原因。本题的切口不大,考查学生对认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认识论范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它主要包括实践的观点、认识的观点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以从中获取答题的有用信息。本题设问中“人类尚不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强调的是人们对破坏性地震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可从实践的历史性特征方面去分析说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故学生还可从认识的主体以及认识的对象等方面去分析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