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三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指清王朝) * * 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 * *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变法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5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3分)

答案

(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影响: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或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2分)

(2)由支持康有为到反对康有为(1分)。《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2分)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强大。(1分)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 * * 思想。(回答四个以上得5分)

(4)历程: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索强国之路。(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得3分)

题目分析:(1)从材料一中直接看出魏源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孙家鼐对康有为变法的态度由支持康有为到反对康有为,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这也正好说明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强大。(3)结合近代中国不同阶级发起的救亡运动和主张,可以直接写出其指导思想,即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 * * 思想。(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索强国之路。

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进程中几个重大事件,自强派的改革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这个过程是痛苦与曲折的,但同时也缓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近代中国人民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明转变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愈加深刻,中国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这与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的引导和主张紧密相连。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