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材料说明宋朝()
A.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B.农村中租佃经营关系已经非常普遍
C.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D.减免租税已经成为地主的经常行为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非行仁义……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说明宋代地主减免佃农地租并非是为了行善或施行仁义,而是因为佃农在无力生产和逃亡时地主的损失会更加严重,这表明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答案选C,A项显然与题意相反,BD两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