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下图,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A点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5,CPI涨幅控制在警戒线以内,属于合理的范围,经济波动不大,此时应采取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从B点到C点,CPI涨幅超过了3%的警戒线且呈上升趋势,经济过热,此时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故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从C点到D点,物价持续下降,经济由过热转为增长滞缓,此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故C项中“适宜扩大财政盈余”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在E点时,CPI涨幅超过3%的警戒线,通胀压力较大,不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故D项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