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顺逆有度指()

A.合理的要“逆”

B.暂时无条件满足的要“顺”

C.只群众意愿反映的是眼前利益的要“逆”

D.群众意愿所反映的眼前利益如需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应“逆”

答案

参考答案:D

材料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四年苦役)。——《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记》

材料三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章碣《焚书坑儒》

材料四 德国的希特拉(注:希特勒)先生一烧书,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然而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了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的。——鲁迅《华德焚书异同论》

(1)材料一中的“臣”建议焚书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来看,这一目的是否达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四的作者对“焚书”“坑儒”政策分别阐述了怎样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应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