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一十六大以来,党对文化地位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提升。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十七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十八大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对文化地位和功能的认识是不会停止的。
材料二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这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要重视“魂”的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材料三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不同,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充分发挥本国资源优势;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我们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指导,又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抓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一关键。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三中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解答本题必须对材料进行细致的阅读分析,找出关键性的语句,再概括出其中包含的矛盾的观点。题中材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中材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指导,又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题中材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抓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一关键”,体现了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特征、意识的特征、意识的反作用、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要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抓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