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材料一: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革新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邓 * * 在20世纪70年代末规划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 * * 同志则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运用“把握思维的奥秘”(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

答案

参考答案: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小康社会”是70年代末规划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党同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解析:

考查意识,考生可以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等角度作答。

考点:唯物论与认识论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而本题第一问设定的角度是唯物论与认识论角度,第二问是意识的角度,所以考生只要立足这些知识点的内容进行作答即可,难度适中。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