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客户通过电话银行办理跨地市联社转账或汇款时,若转账或汇款的金额在50万元—100万元(含)范围内,按以下哪一项标准收取手续费()

A.12元

B.10元

C.16元

D.20元

答案

参考答案: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社戏》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

2、课文以“社戏”为线索,以“看戏”为故事主要内容,为什么开头要写在平桥村的生活?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出故事叙述的主要人物。

B、揭示出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

C、写出“我”和小友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D、渲染气氛,介绍故事的特定环境,为情节的发展创造条件。

3、文中下列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1)阿发:“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人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喜: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人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表达了“我”怎样一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

苏代兄弟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 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以反间死天下共笑之然世言苏秦多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题目为命题者加的)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齐闻之,乃望燕望:怨恨

B.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诚:的确

C.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执:拘捕

D.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宗:尊崇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B.观王之群臣下吏代之宋,宋善待之

C.齐王其霸乎不信其臣

D.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小题3: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与“骄君唯利是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臣,东周之鄙人也

B.奚以谓吾明王也

C.诚有之乎

D.名显诸侯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

D.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小题5: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为文中下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太 史 公 曰 苏 秦 兄 弟 三 人 皆 游 说 诸 侯 以 显 名 其 术 长 于 权 变 而 苏 秦 以 反 间 死 天 下 共 笑 之 然 世 言 苏 秦 多 异 时 事 有 类 之 者 皆 附 之 苏 秦 夫 苏 秦 起 闾 阎 连 六 国 从 亲 此 其 智 有 过 人 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3分)

②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