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空白部分代表白昼,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据此完成下列要求:(9分)

⑴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地球上有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 4分)

⑵  A、B两点此时的地方时分别是      时、       时,从两地看来,太阳都位于其       方向。( 3分)

⑶  若图示日期为12月初,则此后至我国春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                              。(2分)

答案

(9分)

(1)(20oS,150oE)(2分)  从南纬20度向南北逐渐减小(1分)  70°S以南(或70°S到南极点之间)(1分)

(2)12(1分)     24(或0)(1分)  正南(1分)  

(3)(至12月22日前后)先逐渐增大至23o26,再逐渐减小(2分)

题目分析:

小题1:由图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20度,则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为70度,且北纬70度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70°S以南为极昼,所以太阳直射点在20°S上,又因为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12时经线度数为150oE。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oS,150oE)。太阳直射点在20°S,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从南纬20度向南北逐渐减小。

小题2:A在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上,故地方时为12时,B点在平分夜半球的那条经线上,故地方时分别是0时,就A点而言,太阳此时位于其正南方,B点位于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人看日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又因为B点地方时为0时,故太阳也位于B第的正南方向。

小题3:若图示日期为12月初,则此后至我国春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至12月22日前后)先逐渐增大至23o26,再逐渐减小。到3月21日,夹角为0o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直射点所在纬度。(2)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3)明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运动速度快慢的比较等知识点。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