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题:2013年10月28日袁隆平到武汉大学做了题为《我的中国梦》的讲座。

镜头一:袁隆平提到他的“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同事们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国杂交稻在国外推广的面积是520万公顷,假如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上中国超级稻,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为了实现这两个梦,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

镜头二:谈到民众对转基因话题的争议,袁隆平认为,在没有实验结果作为根据的前提下,将转基因用于主粮生产是要慎重的。赞成转基因的,是用小白鼠做的实验,可是小白鼠和人能一样吗?他们有人类食用转基因的实验结果吗?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还有待于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为了不影响生育和下一代的健康,转基因对性能力和遗传性的影响是需要实验证明的。

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镜头二中袁隆平的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

参考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经过实验才能知道能否将转基因用于主粮生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结果的不确定性应该还有待于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转基因对性能力和遗传性的影响是需要实验证明的。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对转基因的探索是为了不影响生育和下一代的健康。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镜头二中袁隆平的观点的正确性,属于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时,首先要注意本题设问中的知识限定是“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其次要明确的是材料中袁隆平的观点是“没有实验结果作为根据的前提下,将转基因用于主粮生产是要慎重的……”的观点。明确了这两点之后,考生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角度进行分别说明即可。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填空题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成了国内外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的焦点问题,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有近90%的食品中含有合法或违法的食品添加剂。那么,如何科学地看待食品添加剂?我们知道,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能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

(2)从应用物质的角度,人们常常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从性质上看,国家严格禁止甲醛和硫酸铜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因为_____________。在研究或认识物质的性质时,又常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3)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是面食类食品经常使用的添加剂,如蒸馒头时人们常常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即使少量碳酸氢钠食入体内,也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请你从碳酸氢钠的性质、在胃液中的变化、以及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它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方面,食品添加剂确实提高了现代食品的品质,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现在有两种观点:A.可依法添加使用。B.应禁止使用,因为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有害、而且违法滥用现象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从化学的视角,你的观点是(填“A”或“B”)___________。

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