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行仁政

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以孔子与弟子的谈话为切入点,实际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结合材料信息“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可以看出,其表达的核心为“仁”,只有“仁”才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因此,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故选B。A项错误,只是说了仁的一个方面;C项是孔子的礼的思想;D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但是也重视等级秩序;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孔子思想并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的实际需要,因此不被重视。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