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3分)将6.8 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80 g过量的稀硫酸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质量为86.3g。试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答案

(1)0.2g;(2)95.6%

题目分析:由于参加反应的两反应物,以及反应后的滤液都是混合物,故它们的质量都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可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再利用Zn和H2的质量比,换算出Zn的质量,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列出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

32.5x              x

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参加反应的Zn的质量+稀硫酸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氢气的质量

即32.5x+80g=86.3g+x

解得,x=0.2g

则锌的质量是32.5x=32.5×0.2g=6.5g

所以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

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0.2g;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为95.6%。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会利用锌与氢气的质量比表示出各物质的质量,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计算即可。

材料分析题

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创造了象征着东方灿烂文化的中国瓷器。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精湛绝妙的工艺、光彩茂美的质感、异彩纷呈的品类而名震寰宇,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国瓷器由商代原始瓷发展到东汉成熟的青瓷,至唐、宋、元、明、清各代,历经了原料配制由粗到精、坯胎由不透明到半透明、釉色由单色到多色、烧成温度由低到高、工艺技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不断进步。装饰艺术由“素瓷”到“彩瓷”、单彩到多彩、釉下彩瓷到釉上彩瓷的长期演变,为现代瓷器艺术百花竞艳的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国无宁日、经济衰败、民不聊生,虽有不少有志之士与爱国的陶工及匠师们结合起来,为陶瓷的发展而拼搏努力,但整体上说,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实用、朴素大方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前半叶为什么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为什么能够蓬勃发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