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把鼠肝细胞磨碎,经高速离心后可分为四个层次,分析发现第三个层次含有较多的呼吸酶,据此可以推断该层分布的一种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三个层次含有较多的呼吸酶,说明此结构的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A正确;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B错误;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C错误;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D错误;答案是A。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问答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据统计,美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美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美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