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邓 * * 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答案

参考答案:B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 * * 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引自《中 * * 、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 

(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 * * 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3)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体制”具体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8万m2,地下1层,地上16层。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与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期600d。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d奖励(或罚款)1万元。乙方将屋面和设备安装两项工程的劳务进行了分包,分包合同约定,若造成乙方关键工作的工期延误,每延误1d,分包方应赔偿损失1万元。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大模板采用租赁方式,租赁合同约定,大模板到货每延误1d,供货方赔偿1万元。乙方提交了施工网络计划,并得到了监理单位和甲方的批准。网络计划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单位:d)。

[*]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底板防水工程施工时,由于特大暴雨突发洪水原因,造成基础工程施工工期延长5d,因人员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造成乙方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时,大模板未能按期到货,造成乙方主体结构施工工期延长10d,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事件三:屋面工程施工时,乙方的劳务分包方不服从指挥,造成乙方返工,屋面工程施工工期延长3d,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

事件四:中央空调设备安装过程中,甲方采购的制冷机组因质量问题退换货,造成乙方设备安装工期延长9d,直接费用增加3万元。

事件五:因为甲方对外装修设计的色彩不满意,局部设计变更通过审批后,使乙方外装修映,开工30d,直接费损失0.5万元。

其余各项工作, 实际完成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

乙方可得到各劳务分包方和大模板供货方的费用赔偿各是多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