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发生后,日本本田汽车首席财务官北条洋一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此时不应浑水摸鱼,针对性抢夺丰田汽车的用户。

B.当年的那支国王队,与今天相比,同样找不出分毫的影子,没有人留守到今天,彼时的三剑客早已风流云散,并不复勇猛。

C.坚如磐石的三峡大坝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家园的勇气和自信,也是三峡工程回馈给人民的幸福和希望。

D.在亚运会前,中国足球的“范大 * * ”范志毅在采访中说,希望亚运能成为中国足球第二个春天的契机。但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只能是一得之见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B(A.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趁火打劫: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都含有“趁混乱时机捞一把”的意义。但趁火打劫语义重;含有“乘人之危”的意思。B.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C.坚如磐石:坚:坚固,结实;磐:大石头。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意志不可动摇。D.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郭老仆墓志铭   侯方域

郭老仆死而葬于城北之金家桥,其主人为志其墓而铭之,曰:老仆名尚。十八岁,事予祖太常公。方司徒公之少而应秀才试,以及举孝廉,登进士第,老仆皆身从之。司徒公仕,而西抵秦凉之塞,南按黔方,北尽黄花、居庸边镇上,老仆又皆从。

司徒公尝道经华山,攀崖悬洞而陟其巅,老仆则手挽铁索从焉。华山老道士,年百八十岁矣,谓司徒公日:“公,贵人也。然生平丰于功业,嗇于福用。当腰围玉而陪天子饭,此后一月作难。凡有五大难,过此可耄耋。此仆,当济公于难者也,幸善视之!”

然老仆不事事。司徒公尝遣视南商之墅,久之,所司皆荒失。命人迹之,则老仆自携

琵琶,与一妇人饮于鹿邑之城门楼。司徒公怒,斥之,不使近。戊辰,赴官京师,老仆固请从,至艇暑酣饮于城隍市;司徒公朝所命,老仆暮归,醉而尽忘之。司徒公怒而骂,老则倚壁而鼾,鼾声与司徒公之骂声更相间也。积二岁余,以为常。

司徒公为乌丞棚所构,下狱,顾谓诸仆曰:“尔皆衣食我,今谁当从乎?”老仆涕泣拜于堂下。司徒公熟视曰:“嘻,尔岂其人邪?”’老仆前曰:‘‘主人盛时,安所事老仆;老仆亦酣醉耳。今老仆且先犬马死.主人又患难,岂尚不尽心力?主人不忆老道士言乎?”自此不饮酒,不与其家相通.众乏徒公于狱者七年。

乌丞相与韩丞相相继秉政,皆苛深.托诸缇校调察往事。士大夫亲朋奴仆,往往避匿去。老仆尝衣敝衣,星出月入.以事乏徒公。初,燕女有姚氏者,数嫁不终,饶于财。每曰:“我当嫁官人耳。”老仆乃伪为官人,娶之。日取其财易酒食,交欢诸缇校者,故得始终不及于难。后姚氏察知其为.大哭,骂老仆,以手提其耳,啮其面,面上痕常满。及司徒公出视师,乃以老仆为军官,冠 * * 冠,服 * * 服,以见姚氏,姚氏则大喜。

老仆入谢司徒公日:“老仆嗜饮适,今七年不饮酒,此后愿日夜倍饮酒以偿之。”

久之,饮酒积病,遂以死,年五十七。

老仆有四子,其次尝犯军法,当死,诸大帅从善等,罗拜司徒公日:“非愿公绌法,

乃军中欲请之以劝忠义也。”当是时,郭老仆之名播雨河云。

铭曰:“汝,士大夫师,而乃居于奴!奴乎奴乎,奴尚则有,士大夫则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人迹之   迹:探察         B.司徒公为乌丞相所构   构:追捕

C.数嫁不终,饶于财   饶:多   D.及司徒公出视师   视师:督师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主人为志其墓而铭之   蟹六跪而二螯

B.久之,所司皆荒失   宋何罪之有

C.老仆涕泣拜于堂下   得复见 * * 于此

D.饮酒积病,遂以死   敛赀财以送其行

3.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老仆“忠义”的一组是

①(司徒公)举孝廉,登进士第,老仆皆身从之

②此仆,当济公于难者也

③自此不饮酒,不与其家相通,从司徒公于狱者七年

④老仆尝衣敝衣,星出月入,以事司徒公

⑤此后愿日夜倍饮酒以偿之

⑥今老仆且先犬马死,主人又患难,岂尚不尽心力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②④⑤⑥

4.下列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考仆侍奉作者的祖、父两代人,陪同主人走南闯北,非常忠诚;后来作者的父亲司徒公被陷入狱,郭老仆一直陪同,始终没有离开。

B.郭老仆非常好酒,以致经常误事,作者的父亲司徒公为此多次责骂他,却无济于事;司徒公入狱后,郭老仆却戒酒达七年之久,直至司徒公出狱。

C.郭老仆为了营救司徒公出狱,谎称自弓是官人,娶了富有的燕女姚氏,并用姚氏的钱去结交那些“缇校”,终于从狱中救出了作者的父亲司徒公。

D.郭老仆虽为奴仆,他的“忠义”却超过了一般的人,他的名声远播两河;因为他的原因,他的二儿子犯了军法,许多将领都替他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