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化学物质。请回答: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

①在夜间温度为5℃时,曲线A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率比曲线B反映出的茎的生长速率要快,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②是否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曲线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①夜间温度相同时,夜间消耗的有机物量相同;在相同夜温时,A曲线比B曲线的日温高,利于有机物积累,利于茎的生长

②否。曲线A

问答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3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