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中国()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B.“礼崩乐坏”现象日趋严重

C.官学开始被私学取代

D.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译文:“孔子知道自己的建议不会被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会被实行,于是著书评判过去二百四十二年历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用来作为天下人行动的准则,……贬抑诸侯,声讨大夫,不过是为了阐明王道罢了。”根据译文可判断私学开始兴起,而AD两项均与史实不符,B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