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孟子·离娄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荀子·王制》

材料二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断没有袖手旁观,不管那船的好坏,任那舵工水手胡乱行驶的道理。──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

材料三民本思想是与君权天授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天佑下民,作之君”。……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社会长达三千年,民本思想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忠君思想、官本位思想,已深深植入中国社会的骨髓之中,渗透到中国人民的血液里,只要有机遇,就会顽强地表现自己,影响、控制和规定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与行为。──刘绪贻《再论把“民主”与“民本”区分开来》

概括材料二中陈天华的主要观点。上述观点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参考答案:

观点:百姓是国家的主人,皇帝、官府都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可以撤换不称职的皇帝和官府。

体现: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

解析:

第一问可以从“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一处看出陈天华认为百姓是国家的主人,皇帝、官府都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可以撤换不称职的皇帝和官府;第二问可以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进行整理即可: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