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其大意是:高旱田要把庄稼种在凹下之处,而不种在高出的亩上;下湿田要把庄稼种在高处,而不种在凹下的小沟里。播种前要耕五次地,之后要锄五次地,一定要仔细地做彻底。种植深浅的标准,用润泽的土为宜,不许滋生杂草,不许有螟蜮一类的害虫出现。不难看出,描述的都是古代农业的田间耕作技术方面。分析选项,只有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问答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