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船TPC=11.18t/cm,MTC=83³9.181kN²m/cm,xf=0,则在()处卸货船首吃水不变。
A.船中前28.114m
B.船中前14.107m
C.船中后28.114m
D.船中后14.107m
参考答案:D
某船TPC=11.18t/cm,MTC=83³9.181kN²m/cm,xf=0,则在()处卸货船首吃水不变。
A.船中前28.114m
B.船中前14.107m
C.船中后28.114m
D.船中后14.107m
参考答案:D
阅读以下关于工作流系统模型建立和性能分析的叙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问题4。
[说明]
某软件开发公司向客户交付系统产品后,由技术支持部门负责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该技术支持部门的业务流程如下:
①当该技术支持部门接到一个客户问询电话时,由客户服务代表(CSR)接听该电话。客户服务代表根据客户问询内容产生一份服务请求文件,并开始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
②若客户服务代表解决了客户提出的问题,这份服务请求文件被标记为“已解决”;
③如果客户服务代表在2个小时内未能解决这个问题,客户服务代表将服务请求文件转交给技术支持代表(TSR)处理;
④如果技术支持代表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她将邀请助理工程师(ENGR)来一起处理这个问题;
⑤若助理工程师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服务请求文件被标记为“已解决”;
⑥若技术支持代表和助理工程师认为,是由于系统的错误引起的问题,则告知客户该问题目前无法解决;并把服务请求文件转交给本公司的工程部门处理;
⑦对已经解决的服务请求,每个月底进行一次归档(放入归档数据库)。
该软件公司正在创建一个相应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目前正处于过程定义阶段,即创建工作流模型阶段。对于这些工作流模型,除了要考虑工作流的正确性外,工作流的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流性能主要反映工作流定量方面的特性,例如,任务的完成时间、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任务数量、资源的利用率及在预定时间标准内完成任务的百分比等。
图7-14所示的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流模型(其中单位时间为1小时),它表示这样一个执行过程:每小时将会有20个任务到达c1,这20个任务首先经过处理task1,再经过处理task2,最终将结果传递到c3。处理task1和处理task2相互独立。
假设性能评价模型符合M/M/1排队模型,在计算性能指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ρ表示资源利用率,λ表示单位时间内到达的任务数,μ表示该资源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数。
[问题4] 图7-14所给出的工作流模型的性能并不是最好的。实际上,对于工作流系统而言,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资源,采用不同的工作流设计,任务的平均等待时间也不尽相同。 若要在不改变资源利用率、任务的到达速率和平均处理时间(S-W)的情况下,降低平均完成时间。请给出修正后工作流模型(画图说明),并简要说明你对工作流模型进行修正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