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只能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该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能说明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但不能说明生长素不能反过来运输。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阅读理解与欣赏

垃圾

       ①垃圾,学名“固体废物”。主要由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两大类组成。目前,世界各国抛弃的垃圾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处理。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加的垃圾大约有100亿吨左右,人均2吨。垃圾,已成为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②世界上产生垃圾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美国每年产生的垃圾在22亿吨以上。华盛顿曾有一家环保机构惊呼:数年后,美国将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无处倾倒垃圾!德国、英国、日本每年产生的垃圾都在3亿吨以上。 

       ③中国的垃圾问题也比较严重。据《中国城市导报》报道,全国414个城市的垃圾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猛增。目前,全国城市每年生活垃圾已高达6000万吨,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其中约20%运不出去。全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5%,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露天堆放在城郊。许多城市陷入垃圾重围之中。

        ④有人形象地说,垃圾“无孔不入”。就连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近年来,垃圾又在太空“安家落户”。自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在地球周围的空间留下了大量的太空废物。据观测,在太空轨道上约有7200个10厘米大小以上的废物碎块在运转,如果把更小的碎块也算上,则达到数百万块。这些高速运转的太空垃圾,成为危险的“飘游炸弹”。

       ⑤人类垃圾数量的剧增,不仅有碍观瞻,更重要的是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侵占大量的土地。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一道来解决这个可能遗患后人的全球性问题。

1.这篇文章重点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答:                                                                                                                                          

2.第③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答:                                                                                                                                          

3.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垃圾的危害?

     答:                                                                                                                                          

4.第④段中的“连被认为全球净土的珠穆朗玛峰、南极,都有垃圾‘光顾’,甚至还在太空‘安家落户’”说明什么问题?

     答:                                                                                                                                                

5.垃圾数量的剧增,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侵占大量土地,对这个遗患后人的全球性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请你提几点建议(至少2点)。

     答: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