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学校(25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左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题。
小题1: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A.23°26ˊ
B.41°34ˊ
C.48°26ˊ
D.66°34ˊ小题2:假如黄赤交角变为20°,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杭州阳光可能直射
B.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C.在一年内∠a调整的幅度(最大与最小之差)变小
D.温带范围变小小题3: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题目分析:
小题1:为了保证热水器有较好的吸热效果,太阳光线应该与吸热面垂直,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的太阳高度角互余。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与当地纬度差=25ºN+.23°26ˊ,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90-(25ºN+.23°26ˊ),故当时的∠a=90-[90-(25ºN+.23°26ˊ)]= (25ºN+.23°26ˊ)=48°26ˊ
小题2:黄赤交角变为20°即黄赤交角变小,太阳能直射的纬度范围也变小,只有在南北纬20之间,杭州(300N)更没被阳光直射的可能;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变小,只能出现在南北纬度70到极点之间;南北温带的范围变在,分别从南北纬的20度到70度之间都属于温带的范畴。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在一年内∠a调整的幅度(最大与最小之差)=20×2=40,比原来的23°26ˊ×2=46°52ˊ变小了。
小题3:活动支架影长最短,说明其太阳高度最大,在一年中该地(25ºN)太阳高度最大应该是夏至日的正午时刻。
点评:本组题涉及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年变化幅度的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移动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试题难度较大,涉及到知识面广,属于较高难度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