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百万豪车,住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少了一根铁钉,丢了一个马掌,丧了一匹战马,亡了一个国家”,这个谚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大而化之

C.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诗歌的态度也会跟着好转,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舍本逐末

D.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语言,但是网上登载的一些文章有的文辞并不精美,有的不通文墨,词不达意。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A.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用在句中恰当。C.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而追求枝节的,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下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本句应使用“本末倒置”。属于形近混淆。D.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属于对象误用。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画线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入侵。

2.下面各项中画线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挺剑起       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B.杀臣,不能绝也         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

      D.仓鹰击殿上         子墨之闻,起

3.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把下面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