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并运用历史基本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这个图片虽然残缺,但也可找出关键信息。如中央的“转运使”,地方的“知州”、“通判”等。通过这些信息可知是北宋的行政机构。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行政机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的韧性    

        汶川震后,关于生命的故事,悲喜交合,读来令人唏嘘感叹。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那些感人肺腑的细节,让我们有一种直面鲜血和伤痛的震撼。    

        生与死,这不是一个陌生的问题,它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有时平常得甚至让人提不起谈论的兴致。然而,汶川大地震血淋淋的真实境遇所牵引出来的生死话题,却重重地击打着我们的心灵。无需华丽的词藻,无需严密的逻辑,只要一个真实的故事,就足以让我们泣不成声。这是真实生命的真实力量。    

        灾难来临时,很多人猝不及防,死神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机会。但在乱石瓦砾的覆盖之下,生命残存的意志却从未向死神屈服。是的,千斤压顶之下,人的生命显得那样脆弱不堪。然而,也正是在困难重重之中,人的生命又释放出坚忍不拔的力量。正像那个叫何翠清的13岁女孩,地震时她惊觉脱险,但她并没有因为死亡的恐怖而独自逃生,而是勇敢地冲入死神的魔爪,与之抢夺生命。即使在她与同伴被困废墟的情况下,小女孩还是顽强地坚持“活”的信念,并最终获救。在生命与死亡的对峙中,不是希望驱走恐惧,就是恐惧扼杀希望。生命的韧性就在于死亡的恐吓不会让生命自我萎缩。    

        在灾区现场,生命对于生命的呼唤、安慰以及拯救,才使人间许多奇迹得以发生。地震灾难的噩耗传来,各行各业的人们瞬间变成了救援者,纷纷奔赴抗灾一线。灾难的狰狞面目没有吓倒他们,路途上的千难万险没有阻遏他们,他们的善良与悲悯、无私与执著,将他们变成了无敌的斗士。夜以继日,救援者以不屈不挠的斗志,激发着受灾者的生命潜能,也磨砺着自己的生命力。在这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与死亡的抗争中,生命的韧性经受住了艰苦卓绝的考验。    

        已经消逝的数万生命,已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伤痛。然而,无数人在与死亡擦肩中越挫越勇,使生命焕发出绚烂的光彩。让我们记住在汶川地震中已经远走的生命,也记住在地震中更加坚强的生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这是真实生命的真实力量”一句中,两个“真实”的具体内涵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写小女孩何翠清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生命的韧性”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