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0年12月12日晚,广州亚残运开幕式圣火点燃仪式上,张立新和张海原——两名左腿残缺的运动员,接到火炬后,奋力攀登高达30米的火炬塔。他们用双手抓住岩壁上凸出的台阶,用仅有的一条右腿作为支撑,艰难地向上攀登。火炬在他们手中轮流擎起,就这样持续接力,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两人的路径合成了一个“人”字形,慢慢地,直到顶峰,二人共同将圣火送到火炬塔的传送带上……圣火、激情之火、生命之火被点燃了。
材料二 2010年12月19日晚,广州亚残运闭幕式上的文艺演出包括《天与海》、《树与鸟》、《光与梦》三个篇章。在“光与梦”的交织里,一名下肢残疾者拄着拐杖,从舞台边缘奋力向舞台中央走去。突然,脚下不稳,摔倒在地,他奋力爬起,却又摔了下去。此时,身边响起无数的掌声,无数的呐喊声。“谢谢你们,我会坚持的,我能成功!”拍拍身上的尘土,擦擦脸上的汗,他爬起来,步伐虽有点蹒跚,却依旧坚定。最后,他几乎是连跑带跳地跑到了自己的恩师面前。“我成功了,老师,谢谢您!”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拭不尽眼中的泪水,他与老师紧紧相拥……
试分析材料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10分)
(1)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材料中,主人公用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与顽强的意志终于登上火炬塔、走至舞台中央,他们的成功启示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重视意识的作用。(3分)(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前进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材料中,主人公一方面坚信“我能成功”;另一方面,艰难攀登,摔倒后又奋力爬起。因此,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3分)(3)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材料一中,主人公彼此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材料二中的主人公在人们的掌声、关怀声中,步履越发稳健。因此,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2分)(4)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中,主人公先天的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他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指引。他们的成功启示我们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2分)
题目分析:该题以广州亚残运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文艺演出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体现的方法论的分析与解读。主人公靠自强不息的精神与顽强的意志登上火炬塔、走至舞台中央,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主人公获取成功的道路上充满坎坷,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要充满信心,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的接受挫折和考验;主人公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的,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两个条件。学生可以具体展开回答。
点评:该题重点是分析材料展现的方法论,要注意答案的组织不能脱离了问题的范围。材料以两段残疾人的成功事例为材料,给人以启发,即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是该题回答的突破口,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