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9—2011年9月中国棉花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材料二:2010年以来,由于农民工工资、化肥、成品油等价格的上升,世界主要产棉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国际市场棉花总量下降,加上美元疲软,货币流动性增加和不法商人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棉花价格节节上升。因此,11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紧急下发通知,提出包括加大国家储备棉投放市场额度,加快调运新疆棉花、打击哄抬物价的市场行为等六项措施,以维护当前的棉花市场秩序;同时央行又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使国内棉价出现回落。
(1)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得哪些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价格”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显示的经济信息。(14分)
(3)针对物价上涨,有媒体指出“调控物价是政府的天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2分)
(30分)
(1)2010年9月至11月中旬,国内棉花价格节节上升,在保持高位运行后,2011年3月中旬以来棉花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近期又略有上升。(2分)说明了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或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分)
(2)①价值决定价格。工资、化肥等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了棉价上涨。(3分)
②供求影响价格。棉花产量的下降和不法分子的囤积居奇导致了棉花供不应求,价格上涨。(3分)
③货币流动性增加,使纸币贬值,引发了棉价上涨。(2分)
④向市场投放储备棉,调运新疆棉花,改善了供求关系,这是棉价下降回落的原因之一。(3分)
⑤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提高存贷款准备金率,运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商人哄抬物价,以维护市场秩序,促使棉价回落。(3分)
(3)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物价关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面对过快上涨的物价,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控。(4分)
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调控物价是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4分)③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政府调控物价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当物价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时,政府应加强监控,由市场进行调节。(4分)
第一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图表可以获得的经济信息,要注意分析标题内容,一般来讲图表题要遵循同一主体看变化,不同主体看差别的原则。本题只是对同一主体的变化,相对简单。但注意不但要分析出不同时间段的信息的变化,还要概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第二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经济生活,考查知识点影响价格的因素。本题分值较高,学生有两大容易失分点,必须注意:1、分析经济信息,要分析变化,即价格上涨涨的原因和价格回落的原因,学生很容易二者模糊在一起笼统作答。2、本题虽然限定“价格”知识,但需前后联系,调动经济生活和价格相关联的知识做单,学生的思维容易局限在价值决定价格和供求影响价格两个方面,而第一课流通货币量对物价的影响,以及第九课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物价的影响,容易被学生忽略,故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第三问,本题属于辨析题,辨析题一般来说不全对,做这种题目,只要把正确和错误的原因分析透彻即可,但要注意本题考查范围政治生活,学生很容易承接上一题用经济生活知识作答。本题的解体思路可把本题拆解为两个问题:为什么政府要调控物价和物价能不能只由政府来控制,前一问从政府的宗旨原则和职能作答即可,后一问需分析政府和市场对物价影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