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炎培道:“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能跳出这个周期律吗?”对黄炎培的坦诚直言,毛 * * 当即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毛、黄关于“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

材料二:黄炎培在重庆出版《民主化的机关管理》一书,说道:民主是天性,是自由的具体化;保障自由要靠制度建设。毛 * * :民主“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1949年8月29日,黄氏致函毛 * * ,提出他对“民主集中制”的看法:“各方都倾心接受民主集中制,我意此时急须将这一名词做一番具体的说明,否则万一发生两种不同的措施,一方以为我是民主,而一方以为是集中。”黄氏仍然希望给“民主集中制”这个新事物套上“制度建设”的马辔。但黄氏的意见,没有得到响应。

材料三:邓 * * 在1980年8月18日说道:“从一九五八年批评反冒进、一九五九年‘反右倾’以来,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的现象,不断滋长。”

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你对毛 * * 与黄炎培关于民主的认识。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由于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构成等主客观因素,人们对同一对象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因而毛、黄对民主的认识有差异。

②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关于民主这一确定的对象的认识是唯一的。(2分)③我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检验和发展民主这一真理。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你对毛 * * 与黄炎培关于民主的认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材料二中毛 * * 、黄炎培二人对民主的认识,针对材料二中毛、黄二人对民主的认识存在差异,学生可从影响人们认识的主客观因素、真理的客观性、检验和发展真理等角度展开说明。

写作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