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解析:通判是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也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简称。通判既是州郡官的副职,而又起了汉代的监御史(监郡)和督邮(监县)的双重监察作用,可以说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 负责监督,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监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