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光源的显色性是什么意思?如何表示?

答案

参考答案:人类长期在日光下生活和工作,夜晚则靠火光取得光亮。在这种条件下,人们观察物体的颜色有了较为固定的认识。也就是说,在这种条件下感受到物体的颜色才是它“真实”的颜色。一些人工光源,如荧光灯、汞灯、钠灯等,其光色可能与火光或日光相似,但其光谱功率分布却有很大差别,因此,人们在这些人工光源下所看到的物体颜色与在火光或日光条件下所看到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光源的显色性是指与日光或火光等参照光源比较,一个光源显现被照物体颜色“真实”程度的性能。“显色指数”是在被测光源照明时物体的颜色与参照光源照明时的颜色符合程度的度量。具体方法是用若干标准颜色样品,计算其在参照光源下和待测光源下颜色样品的色差,色差越小,显色指数越大,待测光源的显色性越好;反之,显色指数小,待测光源的显色性就差。

一般显色指数的最大值为100Ra,白炽灯、卤钨灯的一般显色指数在95~100之间,短弧氙灯约为94~98,高显色荧光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约为80~95,普通荧光灯约为50~70,高压荧光汞灯约为30~40,高压钠灯为20~25。需要准确分辨颜色的工作,必须用高显色性的光源照明。显色指数低于50的光源只能用作不需要分辨颜色的场合,如普通的道路照明。我国《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规定:在长期工作场所、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不宜小于80。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的规定,在长期工作或停留的室内照明光源显色指数不宜低于80。但对于工业建筑生产场所的照明(安装高度大于6m的直接型灯具)可以例外,显色指数可低于80,但最低限度必须能够辨认安全色。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2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女儿的问题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

求助者:我女儿今年14岁,我发现她有咬手指的坏毛病。我怎么说她都没用,有时我气急了就使劲拧她几下,但也就管几分钟的事儿,过一会她还是老样子。现在她的手被她自己咬得伤痕累累。一看到我女儿的手,我就急得不行,您一定要帮帮我啊!

心理咨询师:我也是母亲,因此我非常理解您作为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您能具体谈谈是怎么回事吗?

求助者:大概四、五个月之前吧,她在思考难题时会偶尔咬咬手指,我看见了就批评她。没想到我越批评,她咬得越频繁。我试过对她咬手指的行为不理不睬,但只坚持一两天,我就又忍不住要批评她。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在学校期间咬手指吗?

求助者:据班主任讲,她在学校倒不怎么咬。孩子的爸爸也说,只要我不在家,女儿咬手指的次数好像也少很多。

心理咨询师:您能谈谈您平时是怎样教育女儿的吗?

求助者:我对女儿的教育非常严格,因此她非常听话。到现在,我女儿平时看什么课外书,穿什么衣服,都听我的安排。很多朋友都特别羡慕我有这么乖的女儿。可就是咬手指这个毛病,不管我怎么说她,她就是改不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您女儿咬手指的行为可能与您对她的教育方式有关。

求助者:和我有关?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今年14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而您对女儿各方面的控制,很可能激起您女儿强烈的逆反心理。她一直是个乖乖女,不愿意公开顶撞您而破坏她自己“好孩子”的形象。当她发现她咬手指的行为能让您生气、着急时,她就把这种行为作为反抗您的一种工具,所以才会出现您越是责骂她,她咬手指的行为越严重的情况。

求助者:……(沉默),这样看来,我女儿的问题确实与我有关系,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当您女儿再咬手指时,您别批评她,也别去关注她。如果她没有咬手指,您要给她鼓励和奖励,比如让她自己决定当晚看什么课外书,第二天穿什么衣服等。

“您的女儿今年14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所以才会出现您越是责骂她,她咬手指的行为越严重的情况。”在这段表述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是()。

A.解释

B.释义

C.指导

D.面质